亦舒: 自爱, 沉稳, 而后爱人
亦舒曾说:“自爱,沉稳,而后爱人。”
我们心中常怀热望,总想用爱去填满世界,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那未开垦的荒芜。这七字箴言,便如递来了一把钥匙,开启那扇久未触碰的门。
人常说自爱,然则自爱何物?这自爱非是自恋的虚浮膨胀,亦非对自身无原则的放纵。
此爱,是心灵深处对自我存在的郑重承认,是对本然价值那份无条件的接纳。
自爱者,自能看见自己的明暗两面,既不妄自菲薄,亦不狂妄自大。自爱者,如一棵根深蒂固的树,在风雨中亦能安立不动摇。
我们常陷入一种迷思:以为有了他人的爱与承认,自身才完整。可这想法却如同于荒原上建造楼阁,根基不稳,终究摇摇欲坠。
没有自爱这稳实根基,向外寻求的爱便成了无源之水。
我们渴求被爱,却常因内心的空洞而贪婪索取,或卑微乞求,或强力控制。此时的爱,便如风中之烛,闪烁不定,甚至灼伤彼此。
自爱是那一道稳固的根基,沉稳则是其上挺拔而坚韧的主干。
沉稳,并非冷漠麻木,亦非一味沉默。那是经历世事沉浮后,心中沉淀下来的澄明与定力。
一个沉稳的人,深知情绪如风起云涌,却不易被其裹挟。他懂得静观其变,懂得在激流中守住内心的磐石。
这沉稳,是岁月磨洗出的智慧,是经过思虑后的从容选择。
唯有内心沉稳,方能在爱情的风浪里稳住船身。遇事不轻易惊惶失措,不因琐事而迁怒于人;意见相左时不固执己见,亦不轻易盲从。
这份沉稳,是给予对方最大的安全与尊重。它如磐石,在喧嚣中静默,在混沌中清晰,在纷乱中守持。
当自爱扎根深厚,沉稳之树挺拔参天,爱人之花便能自然地绽放。
这爱人,并非刻意为之,亦非勉强付出。它如春水满溢,是内在丰盈之后的自然流露。
一个真正自爱且沉稳的人,其爱意如清泉,不挟带泥沙,不掺杂杂质。
他爱他人,非因匮乏而索取,非因恐惧而控制,亦非因优越而施舍。他的爱是平等的赠予,是灵魂深处的看见与呼应。
这样的爱,方能滋养人心,方能长久。它不因外界的风雨而轻易凋零,不因对方的回应而改变初衷。
它如清风,如明月,自有一种无言的力量。此种爱,无需喧嚣证明,亦无需刻意索求。它自有其静水流深的力量。
人生路上,多少情爱颠簸起伏,不过源于内心根基不稳。
未曾自爱,便如无根浮萍,随波逐流;未曾沉稳,便如惊弓之鸟,一点风声便惶惶不安。
此时向外求索的爱,便如手中紧握的流沙,越用力,越容易失散。
亦舒这七字,点明了情爱的次序与根本。自爱是根基,沉稳是主干,爱人则是自然舒展的花叶果实。次序不可乱,根基不可废。
当我们自身稳固、澄明、丰盈,向外流淌的爱,才如清泉般纯净甘洌,才能润物细无声,才能成就那“爱人”二字的分量。
我们常常渴望爱与被爱,却常常忘了,最初始的那份爱,是自爱;最紧要的那份定力,是沉稳。
自爱不是自私,而是先有源头;沉稳不是冰冷,而是为了爱的长久与清明。
当内心真正丰盈安稳,你向外流淌的爱,才能清澈无垢,无声无息地滋养他人。这爱如深根之树,枝繁叶茂,无需喧哗,自可成荫。